Steam Deck - 评测

两极分化的体验

Steam Deck 或许是有史以来最受期待的 PC 游戏科技产品了。使用这台体积庞大,但设计精巧、性能相对不错的便携游戏设备将整个 Steam 游戏库随身携带,特别对我们这种每次 Steam 促销都会掏空钱包的玩家来说,这个理念实在是太诱人了。在上手体验 Valve 这款野心勃勃的便携 PC 数周后,我能自信地说,大部分时候它都能满足大家的期望。事实上,这台机器发挥出全部潜力时体验很棒,但其出现问题时,则会更加暴露出用 PC 玩游戏的各种弊病。

 

自从三周前正式发售以来,Steam Deck 收获了众多更新。不过我一直等的是能让它摇身变成一台迷你 Window PC 的显卡驱动,这样就能绕开 Valve 那基于 Linux 设计的 SteamOS 之中存在的诸多局限。现在驱动已经推出,Steam Deck 也解决了一些发售时存在的问题。这台厚实的掌机在一切顺利时能带来惊人的表现,将一台性能不错的 PC 带到你的掌间。然而,鉴于目前有太多流行游戏没法在 Steam Deck 上正常运行,距离真正把 Steam 库随身携带的梦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Steam Deck 总是会让你想起这其实是一台 PC,体验自然没法像封闭式平台那样流畅。

设计与功能

大家从各路梗图中应该已经知道,Steam Deck 一点也不小。它宽 298mm,比 Switch 长接近 60 毫米,669 克的重量也沉了不少。Steam Deck 的体型之大,我在高强度使用数天之后,再度上手 Swtich 感觉就像是一台迷你掌机。它绝无可能塞在你的口袋里,不过 Steam Deck 的握持手感并不差,不过手持数小时之后胳膊会酸当然是避免不了的。

 

它的外观在我眼里并不算出众,不过这种未来工业风很好地契合了 Steam 的整体审美风格。全身只有两种颜色:黑色与些许淡灰色。机身为哑光黑,材质比 Xbox 手柄要粗糙一些,触感很棒。两侧的握把更为突出,在我的手中握持手感比任天堂 Switch 更为舒适。能把这么贵的东西稳稳握在手中的感觉很不错,大家应该也不会把这台机器给太小的孩子玩。

Steam Deck 的 LCD 屏幕为 1200x800 60Hz,观感很棒。我对分辨率没什么怨言,在这个尺寸的屏幕上无需太多像素。不得不说,新款 Switch 上的 OLED 屏幕把我的口味养刁了。Steam Deck 屏幕并没有 OLED 版 Swtich 的颜色那么鲜艳多彩,不过如果你不会经常在它和 OLED 屏幕之间来回切换的话,那么这块屏幕也完全够用了。与 Switch 类似,这块屏幕也是可以触控的,能够让玩家轻松浏览菜单,甚至能够用来游玩一些游戏。

机身上方是各种按键和控制面板。十字键很结实,不过触感没有我期望中的清脆。我不喜欢它位置在摇杆左边,因为在一些需要快速使用十字键的游戏中操作起来就会很尴尬。例如在《只狼》中回血就不太方便,不过多使用后就能习惯。

几个操作按键的图标和排布与 Xbox 手柄一样都是 ABXY,看起来也很可爱,就像是光滑的硬糖。按键的键程和阻力都恰到好处。之前看图片时我担心这些按键安排可能太紧凑了,不过实际上手之后完全没有这个问题,体验非常自然。

 

至于摇杆呢,太舒服了。使用起来相当丝滑,没有任何松动和滑动,还会以一种舒适的弹性弹回中间。摇杆帽是哑光塑料材质,并且也是触感的,Steam Deck 能自动检测你的拇指是否在摇杆上。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在特定位置还是会出现一些轻微的阻力,不过所有摇杆在连续使用很长时间之后都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然而 Valve 已经预料到会出现这样的情况,Steam Deck 是能够拆开更换摇杆的。不过这些部件并非特别模块化设计,而且还必须拆开昂贵精密的设备。摇杆内置的 Steam Deck 能有这样的保障也让我更加安心。毕竟 Switch 可以直接替换掉有问题的 Joy-Con,而这台机器如果不能单独换配件的话,就只能更换整台机器了。

我对摇杆唯一的不满在于其陀螺仪的运作方式。你可以在 Steam 菜单中关闭这个设定,不过默认状态下陀螺仪会在拇指放在摇杆上时激活。摇杆与陀螺仪会在同时生效,我发现自己总是做出一些意料之外移动。话虽如此,能够分别设置摇杆与陀螺仪也展示出了操控系统的出色设计。如果你喜欢用陀螺仪来玩游戏,那么一定会玩得很开心。陀螺仪的响应非常灵敏、能够快速移动到你预想中的地方,给人感觉灵活又准确。

两边的摇杆下方分别有一小块触控板,可以在菜单中启用或关闭。我喜欢它的触感,用手指在表面划动就像在桌上移动鼠标一样。甚至还模拟出了跟踪球的感觉,手指快速划过触控板再抬起后,光标依然会沿着该方向继续移动一小段距离。桌面程序和 Steam 菜单的体验都很棒,并且用过 Steam 控制器的玩家应该会非常熟悉这种感觉。我对触控板的唯一不满就是它们放置的位置,使用摇杆时我的拇指有时会误触到触控板上,导致游戏中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输入或是镜头移动。还好我可以在菜单中选择哪款游戏不启用触控板。

 

至于用触控板来代替鼠标玩第一人称射击游戏,只能祝你好运了。我在充分调试灵敏度后能够勉强用它游玩《半衰期 2》,但和 Steam 控制器一样(其用触控板完全替代了摇杆)体验并不是很好。我总是习惯性地使用手柄操控,或是想用蓝牙连接一个鼠标。此前我曾寄希望于 Steam Deck 能够衔接键鼠和手柄之间的鸿沟,但最终的体验却是键鼠、手柄、触控三不像。

机身顶部的按键触感也很好,L2 和 R2 扳机键手感更是远超 L1 和 L2 肩键。肩键手感恰到好处,按下后还会发出小小的「咔哒」声音,不过我喜欢更清脆一点的感觉。扳机键堪称完美,虽然没有 DualSense 那种程度的触感,但键程非常丝滑,弹力也是刚刚好,用起来让我回想起了 GameCube 手柄,但又不完全一致。

Steam Deck 背部还有四个可编程的握持键,布局与 Xbox 精英手柄和其他高端手柄的背键相似。遗憾的是,它们是我最不喜欢的输入按键,握持键的位置让我较大的手很难以舒适的姿势够到,我必须把手卷得像个爪子一样才能按下。除了布局让我使用起来尴尬之外,这几个键的手感也不太好:按起来太软,一点也不清脆。即便后续改善布局,其触感依然会让人失望。因为这几个问题,我并不想在任何游戏中使用它们,不过算不上什么大问题,因为这几个键本来就是可选使用的。

 

谈到其他手柄的话题,Steam Deck 确实支持连接蓝牙手柄,但问题同样不少。我确信后续的更新将修复这个问题,现在每次我配对上 Xbox 手柄后都一切正常,但每到第一款游戏加载界面时,手柄就会突然开始剧烈振动,只有我取出电池才会停下。在这个问题解决以前,在我眼中 Steam Deck 都不会是 Switch 那种可以使用基座当作主机玩的设备。不过它支持 USB-C 转 HDMI 拓展坞和软件狗,以后也能接基座使用。Valve 也将推出单独售卖的官方基座,不过其参数和售价要在春末才会公开。

说到拓展坞,如果你想连接五花八门的外设使用的话,大概率是需要一个拓展坞的。因为 Steam Deck 只在机身上方有一个 USB-C 接口。(虽然拓展坞不是必须的配件,但为了在连接外设时还能给 Steam Deck 充电,我还是推荐配一个)。如果你不相信 WiFi 联网质量,那拓展坞上还要加一个网线接口了。所以,想要好好游玩这台设备还需要投入更多额外资金。

 

Steam Deck 的USB-C 接口在机身顶部,靠近电源键。音量控制键在左侧,背部中央是主要散热出风口。风扇在 Steam Deck 开启时不会停止运行,所以会不断向外吹出热气。事实上,大部分时候玩家都会以最高设定运行游戏,所以我们测量了该设定下的风扇噪音,49 分贝,比 PS5 要大声。倒也合情合理,毕竟要把如此强劲的性能塞进这么小的空间中还是需要主动散热的。虽然音量并不大声,但由于声音比较尖锐,所以在游玩时还是无法忽视。

Steam Deck 软件中内置了显示性能参数的设定,你可以随时监控 CPU 和 GPU 使用情况、帧数、核心占用率、内存和温度等等数据。在一些性能吃紧的游戏中,显卡占用全程高达 99%-100%,但 CPU 却只有 70%-80,而两者的温度都在 70 度左右。

Steam Deck 交互界面

Steam Deck 的交互界面采用了桌面 Steam 程序的定制版。四处浏览还挺轻松,不过刚上手时我差点迷路,后来我发现要按下 Steam 按键才能打开游戏库存。复杂的地方在于游戏内有太多菜单,很难找到特定的设定在什么地方。

 

面板左边的 Steam 按键和右边的菜单键都能打开一层覆盖菜单。菜单按键能打开通知、性能选项和快速设定。Steam 见则能开启更详细的子菜单,包括主界面、游戏库、电源选项和其他设定。除了这俩之外,游戏内的菜单则是通过大家常用的暂停和选择按键开启。对我来说,最迷惑的体验出现在我想关闭《只狼》的陀螺仪功能:我完全不知道这是游戏内设定还是 Steam 设定。我在所有可能的菜单中翻了半天,结果发现......都不是。陀螺仪功能要在 Steam 游戏库界面中打开单独的游戏启动界面后才能设置。

Steam Deck 有三种不同内置容量的机型:64GB、256GB、512GB。送来评测的是 512GB 版本,在没安装任何游戏的情况下,我有 457.9GB 的空余容量可用。容量更大的两个型号使用 NVMe 固态硬盘,而 64GB 版本使用的是闪存。我不知道除了玩一些独立游戏以外,64GB 版本是否真的够用。不过还好 Steam Deck 下方有一个 microSD 卡槽,最多能够拓展 2TB 的额外储存空间。Valve 还表示玩家能自行升级机器内置 SSD,但过程不会很简单(对于一款受众定位为 PC 游戏爱好者的机器来说,这个声明更像是一则挑战而非警告)。鉴于 NVMe 固态硬盘的价格不断下跌、容量日益扩大,这倒也是个吸引力很强的选择。不过最便宜的 1TB 固态硬盘也需要大约 600 多元,在本就不低的投入之上加入了更多成本。

 

然而即便在最高配的 Steam Deck 上用 NVMe SSD 读取游戏,一些游戏的加载时间还是让我大失所望。在《战神》中,从 SteamOS 菜单点击「游玩」开始到加载进入游戏的主菜单几乎要 1 分钟。《死亡循环》则需要 2 分 30 秒左右的加载时间,而在桌面 PC 的高端 NVMe SSD 则只需要 1 分钟左右。游戏内的加载时间也并没有多好。在习惯了新世代主机闪电般的加载速度后,上手 Steam Deck 前几天的体验并不是很好。至少大家把期望放低一点,玩一些老游戏或者性能需求没那么高的游戏,例如《黑帝斯》、《猎天使魔女》、《星露谷物语》这样的游戏时,加载时间只有短短几秒。

Steam Deck 缺少的另一个现代主机功能就是「快速恢复」能力。在游戏中你能通过按下 Steam 键来浏览主界面,然后选择开启另一款游戏。我试着在游玩《只狼》时打开《战神》,但是系统弹出了一个警告页面,告诉我会遇到性能方面的问题。我没法将《只狼》的进度暂时保存,只能完全退出游戏之后才能在可接受的性能表现下游玩《战神》。这时再打开上一款游戏就还要经历重新加载,进入主菜单等等繁琐的步骤。我已经习惯了新一代主机的各种便利功能。但在 Steam Deck 上游玩一款游戏时,你能待机暂停一段时间后接着游玩,但想要换着游戏玩就只能像 Switch 那样重新加载了。

 

不过 Valve 推出了一个叫做「动态云同步(Dynamic Cloud Sync)」的功能,理论上能让你在 Steam Deck 和桌面之间无缝切换游戏。游戏开发者必须主动去支持这项功能,并不是 Steam Deck 上自带的。现在也很难得知具体哪款游戏支持了这个功能。我还必须联系 Valve,问他们到底哪些游戏是支持动态云同步的。

《死亡细胞》和《Wytchwood》是两款 Valve 告诉我支持这个功能的游戏,但玩起来的体验却和我期望中完全不同。听了 Valve 对这个功能的描述,我期待的是能在战斗中让 Steam Deck 进入休眠,切换到桌面也能继续游戏。但实际体验并不是这样的。我在《Wytchwood》中让 Steam Deck 休眠,换到 PC 上后打开游戏,发现是自动进入游戏读取最近的检查点。虽然也还行,但这仅仅是普通的云存档而已。《死亡细胞》甚至都不会自动回到游戏中,需要我从主界面选择继续最新的存档。最终结果并不是我期待中的无缝游戏体验,没感觉和普通的云存档有任何不同。

Steam Deck 性能与游戏表现

 

主机与 PC 相比,优势之一就在于开发者确切地知道玩家所用的硬件和软件参数,可以据此专门调整他们的游戏来实现最好的优化,而 PC 平台的情况就大相径庭了。不过因为 Steam Deck 各机型之间除了储存空间之外都完全一致,Valve 也能为一些通过验证的游戏标识出「在 Steam Deck 上运行良好」的标签。这些游戏都通过 Valve 的认证,能够很好地在设备上运行,虽然目前只有寥寥数百款,但这个游戏清单每天都在变长。在游戏的缩略图上会有一个图标告诉你这款作品的 Steam Deck 兼容度。有的游戏会打上一个黄色底板,中间有一个感叹号的图标,意思是这款游戏虽然能在 Steam Deck 上运行,但会遇到一些已知的小问题。比如《群星》运行表现很棒,但其界面在 7 寸显示屏上非常小,并且会提示键鼠的操作而非手柄。还有非常多游戏都没有经过验证,试着游玩那些游戏只能凭运气了。

在游玩各种通过验证与未知的游戏时,我为 Steam Deck 的表现而吃惊,其中有好也有坏。能在一款便携设备上游玩默认设置的《战神》,这样的体验无疑是非常棒的。游戏画面并没有任何不足,并且帧数能够达到相对稳定的 50 帧。事实上,我在 Steam Deck 游玩《战神》的时间比在 PS4 上还要多(不是我的错,都怪当时的《荒野大镖客 2》)。

《死亡循环》的游戏表现也很棒,只是我首次打开游戏时频繁闪退导致不得不重启 Steam Deck 才弄好。之后玩起来就没有任何问题了,游玩其他「Steam Deck」认证的游戏也没有什么问题,其中包括《黑暗之魂 3》和《只狼》。就连最新的《艾尔登法环》运行起来都出人意料地顺畅,在默认画面设置下有 45 帧左右的表现。我发现在《黑暗之魂 3》中下载其他游戏时游玩会出现严重掉帧,但在下载完成后帧数也恢复了正常。这些表现上的不足之处都显示出,这是一台运行 PC 游戏的 PC。

 

在 AMD 芯片所用的 Windows 驱动发布前,我们测试了几款游戏自带的测试场景,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大概的预期表现。现在驱动已经正式更新,我也用 Steam Deck 运行了 IGN 的全套跑分程序,不过结果仍然仅供参考。通常我们的测试都在 1920x1080 分辨率下展开,而 Steam Deck 的原生分辨率最高为 1200x800。所以 Steam Deck 并不是为 1080p 准备的,而现在也早就没有 800o 的游戏笔记本了。所以为了更好地对比,我收集了 Steam Deck 运行原生 1200x800 分辨率,以及一众低端游戏本运行标准 1080p 分辨率的结果。

如大家所见,Steam Deck 的表现比英特尔 Iris Xe 集成显卡要好,但并不如低端独立显卡 GTX 1650,这还是在不同的分辨率之下。性能测试并没有让人满意,不过一台机器的测试结果与实际游戏体验经常是两回事。我向大家保证,有许多现代游戏能够在 Steam Deck 上游玩,特别是将画面设置从最高调低一点的话,游戏体验会更好。

《GTA 5》最高画面设置下都能跑到 40 到 50 帧,只在一些交通繁忙的地方会掉至 30 帧。在这样一块小屏幕上,带来的游戏体验非常不错。看起来玩起来都很棒,要是不看实时帧数统计的话我甚至都不会注意到帧数掉到 30 左右。就连最新的《艾尔登法环》运行起来都很棒,在默认画面设置下能坚持在 45 帧左右。

对硬件需求较高的《无主之地 3》在最高设置下几乎没有可玩性。不过在「中等」画质下通过 SteamOS 游玩能达到稳定的 42-48 帧。性能表现高低不一,糟糕的地方能跌至 33 帧,好的地方又能达到 59 帧。总体来说,在中等设置下这款游戏的可玩性和美观性都很棒。而在同等设置下(除了分辨率不同)的其他 Windows 笔记本上运行,《无主之地 3》能达到稳定的 42 帧。

 

《毁灭战士》(2016)的表现也非常棒,而且这款游戏尚未通过 Steam Deck 的兼容性认证。玩起来依然是我喜欢的那款节奏超快、乐趣爆棚的游戏,但它在我的掌间运行起来让人出奇地丝滑流畅,也比 Switch 上的表现好了太多。不过我在游玩时遇到了一次崩溃。

接下来是坏消息:我的完全无法运行《GTA 5》。不确定是否是因为需要安装 Rockstar 启动器的问题,但每次我想打开游戏时都会加载很长时间然后退回到 Steam 主界面。我特别希望能在便携设备上游玩这款游戏,我也很好奇运行它的加载时间(毕竟在上世代主机上出了名的慢)。但截至目前,我都没法测试。

用 SteamOS 运行《上古卷轴:天际 特别版》的表现也让人特别失望。在最低设定下能以 60 帧运行,但当我挥动武器时,游戏会突然没了声音,帧数也一度低到卡顿。和几匹狼在森林中战斗,挥刀时会出现的问题再加上屏幕中的敌人,让游戏完全没法玩下去。

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某些特定的游戏,特别是那些需要安装启动器和反作弊系统的游戏,都无法与 SteamOS 兼容。《命运》玩家们很遗憾无法用 Steam Deck 游玩最新的突袭了。Epic 游戏商店中的任何游戏也无法这样打开。

Steam Deck 上使用 Windows 系统

安装 Windows 操作系统解决了非 Steam 游戏的兼容问题。你的 Epic 游戏是完全可以游玩的,PC 版 Game Pass、战网、育碧的 uPlay 等平台都可以运行。它终究是台 PC。但在我启动《堡垒之夜》游玩默认的画质设定后,我不确定你还会想玩下去。虽然所有的设置都尽可能调到最低,还锁 30 帧,玩起来依然非常不稳定。

 

而且更换系统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SteamOS 有着系统层级的陀螺仪支持,休眠时暂停游戏的功能也没法在 Windows 中实现。所有游戏的性能表现比起 SteamOS 都要差一截。不过我还是被 Windows 下运行的《光环:无限》惊艳到了,就算所有设定都调到了最低,在小屏幕上一切看起来都很棒,并且运行表现也出乎意料地不错。

另一件值得注意的事是你可以运行 Windows 或者 SteamOS,但现在没法同时安装两个系统。理论上是可以双系统的,只是目前还没有推出配套的启动管理器。除非你必须在 Steam Deck 上游玩《堡垒之夜》、《命运》、《使命召唤》等 SteamOS 不支持的游戏,我不推荐安装 Windows 系统。

有办法可以在 Windows 系统下使用 Steam Deck 的 UI,但功能也大幅受限。许多 SteamOS 中的自带功能,比如即时暂停或是帧数与性能计数器等都没法使用,电池电量这样的重要信息在 Windows 下的 Steam UI 中也会一直显示 0%。另一方面,Steam Deck UI 确实能够让你调节每款游戏的控制器设置。换而言之,如果你真的打算安装 Windows,还是留一层 Steam UI 比较好,虽然功能没有 SteamOS 下那么全面。

基本上,在 Steam Deck 中安装 Windows 很酷,但 SteamOS 绝大部分时候都更适合玩游戏。由于现在还没有 Windows 音频驱动(必须连接蓝牙耳机使用),也无法同时安装两个系统,现在还是只用 SteamOS 的好。

Steam Deck 电池续航

Here's a Better Look at the Official Dock for the Steam Deck
一个更清晰视角下的 Steam Deck 官方底座

Windows 系统下 Steam Deck 还有非常严重的电池续航问题。就算是接着电源线使用,在玩游戏时电量依旧会降低。我甚至把 Steam Deck 原厂的 USB-C 电源换成了 McBook Pro 的 80W 电源,结果电量依旧会慢慢降低。在不接电源只用电池的情况下,我计时游玩《光环:无限》 5 分钟,电量从 55% 降低到了 49%。仅仅 5 分钟而已。

在 SteamOS 中,至少接电源的情况下电池不会中断充电。但电池续航依旧不乐观,在游戏设置调高的情况下会掉得更快。

游玩默认设置的《战神》时(包括解锁帧数与关闭垂直同步),电池续航根本不够看。我只尽心游玩了 90 分钟就没电了,这可比 Valve 声称的 2-8 小时续航少多了。是的没错,我们能调低游戏设置延长续航时间,比如锁定 30 帧等等,但续航时间依然少得让我惊讶。而且在电量即将耗尽时也没有任何提示,机器就突然关机。

现在还缺少的一个东西就是为每款游戏针对 Steam Deck 单独采用优化设置,这样才能保证游戏在相对不错的画面下电池续航时间相对较长。我确信这些功能将在日后推出,但由于工作量巨大,现在 Steam Deck 也很难买到,所以游玩任何未得到验证的新游戏时都是个未知数。

记住:这也是一台 PC!

 

不过,无论采用 Windows 还是 Steam OS,Steam Deck 都能做到如下主机无法做到的事情:跳出 Steam 的操作环境之后,你就得到了一套硬件完备的 PC,能够用来做任何 PC 能做的事情。如果你像我一样喜欢鼓捣 Linux,那么在 Steam 环境外在桌面模式使用 SteamOS 是很自然的事情。最新的 SteamOS 并非基于 Debian,而是以 Arch Linux 为基础打造,所以你应该事先知道会遇到「apt-get」指令会没用的问题。它运行的桌面环境是 Plasma,我个人是永远不会用的,不过它的桌面非常简洁,并且在 Steam Deck 上响应迅速。

由于系统基于 Linux 打造,并且不是一个封闭平台,你能在 Windows 和 SteamOS 上安装各种 mod。由于 Linux 文件系统和 Windows 的不太一样,所以安装 mod 需要更深入研究一番。基本上只要能在往上找到教程的话,就能在 Steam Deck 上安装 mod 了。需要进入桌面模式把文件都设置好,不过如果你是铁了心的想安装 mod 的话,Linux 的文件系统应该不是什么难题。

在 SteamOS 桌面模式下触控板操控起来和预期中的一样,打开浏览器和各种网页都不是问题,屏幕上的数字键盘也比初次评测时改进了很多。你可以像其他运行 Linux distro 的设备一样使用 Steam Deck,无需额外接入键鼠,意味着有一整个生态系统的桌面级应用和游戏原生支持在这里运行。我个人推荐接入真正的鼠标和键盘,因为自带的解决方案不太好使,但还是可以用。你可以用 Steam Deck 来写小说或是黑入整颗星球,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这么来看的话就非常有趣了,只要接上几个外设,Steam Deck 就能摇身变成一台完整的 PC,而且配置也不差。Linux 虽然看起来很复杂,但在桌面模式下运行 SteamOS,你可能还是会有很多熟悉感,也比期望中的用起来简单。非游戏程序耗电量不多,不会让机器瞬间空血。我们用电池运行 PCMark 10 专业版坚持了 8 小时,看齐甚至超越了许多便宜的办公本。考虑到这台设备的多功能潜力,其比 Switch(到今天都没有网页浏览器或是流媒体应用)多出来的售价也算是合情合理。

总结

Steam Deck 达到承诺中的效果时,其带来的体验是极佳的。能够随时随地游玩《艾尔登法环》《战神》等现代游戏的体验非常棒。这台机器体型虽大,但硬件本身还有操控设备拿起来的手感很好。各种吃配置的游戏在 7 英寸屏幕上的画面表现着实让我惊讶。

但伴随这些优点而来的还有 SteamOS 无法逾越的兼容性问题。如果想安装 Windows 绕开这些问题的话还会随之带来新的问题。为了启动某款游戏我必须去解决一大堆问题,我已经不知道有多少次失望而归。电池续航也是另一个大问题。如果你没有留心设置,很可能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快速用光电池。当然用来玩一些轻松的独立游戏续航会更久,但那样的话 Switch 的体验会更流畅,价格也更便宜。尽管存在风扇和加载时间比较长等问题,我还是推荐 Steam Deck 这台设备,只是它并没有满足我在开箱时所抱有的种种期待。

本文编译自 IGN US 相关内容,原作者 Seth G. Macy,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优点

  • 运行大型游戏效果出众
  • 尺寸巨大但重量不大,使用方便
  • 整体做工和操作手感十分不错

缺点

  • 比较严重的兼容性问题
  • 电池续航不耐用

评测成绩

Steam Deck 达到承诺中的效果时,其带来的体验是极佳的。能够随时随地游玩《艾尔登法环》《战神》等现代游戏的体验非常棒。这台机器体型虽大,但硬件本身还有操控设备拿起来的手感很好。各种吃配置的游戏在 7 英寸屏幕上的画面表现着实让我惊讶。 但伴随这些优点而来的还有 SteamOS 无法逾越的兼容性问题。如果想安装 Windows 绕开这些问题的话还会随之带来新的问题。为了启动某款游戏我必须去解决一大堆问题,我已经不知道有多少次失望而归。电池续航也是另一个大问题。如果你没有留心设置,很可能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快速用光电池。当然用来玩一些轻松的独立游戏续航会更久,但那样的话 Switch 的体验会更流畅,价格也更便宜。尽管存在风扇和加载时间比较长等问题,我还是推荐 Steam Deck 这台设备,只是它并没有满足我在开箱时所抱有的种种期待。

文章提及

Steam Deck

2022年2月25日

Steam Deck IGN 评测 7 分:优点与缺点同样突出

7
良好
Steam Deck 优点与缺点同样突出。
Steam De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