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蝙蝠侠》十个不为人知的幕后细节

想知道蝙蝠侠新战衣、谜语人面具、企鹅人造型都是怎么来的吗?

《新蝙蝠侠》现已上线流媒体 HBO Max,这意味着你可以在家里悠哉地欣赏这位披风斗士的最新电影,而且想重刷多少遍都可以。但如果你想挖掘出这部黑暗惊悚片的全部秘密,你可能还需要一点外界帮助。而这就是《新蝙蝠侠》设定集《The Art of The Batman》出场的机会了。

对于忠实的蝙蝠粉来说,这本书简直就是一个宝库。从涅槃乐队对这部电影的深远影响,到企鹅人毁容造型令人吃惊的灵感来源,我们从这本书里找到了很多好玩的细节,以下就是我们觉得最有趣的 10 个幕后细节。

可动性良好的蝙蝠侠战衣

 

拍《蝙蝠侠》真人电影的一大挑战来自蝙蝠侠战衣——要想让蝙蝠侠穿上之后还能自由活动、自由战斗其实并不容易。蒂姆·波顿那几部片子就没有做到。不过马特·里夫斯导演和他的团队似乎找到了正确答案。

里夫斯表示,由李·贝尔梅霍执画笔的《小丑》和《蝙蝠侠:诅咒》为罗伯特·帕丁森的战术战衣提供了很多灵感。服装设计师格林·狄龙还透露说,新战衣的灵感来自两件真实存在的衣服:一件俄罗斯增压服和一件马术背心。新版蝙蝠装可能看上去比较笨重,但护甲之下的核心部分其实有很好的可动性。

蝙蝠侠的隐藏武器

 

帕丁森的新版战衣有很多好用的装备,但电影中他只用到了其中一部分。《The Art of The Batman》为我们展示了新版战衣的更多细节,以及战衣中内藏的道具,其中还包括一把弹簧式抓钩发射器,格林·狄龙透露说,这个发射器的灵感来源是罗伯特·德尼罗在《出租车司机》中的角色。

我们还了解到,蝙蝠侠手套上那几根东西其实是飞镖。这本书还为一个比较大的谜题给出了答案,在电影的高潮部分,蝙蝠侠给自己注射的绿色发光物质并非粉丝们猜测的贝恩毒液,那只是普通的肾上腺素。在这部片子里,蝙蝠侠的每个装备都非常有实用性,并且都很接近于真实的军警装备。

四辆蝙蝠车

 

该说是不出所料吧,《The Art of The Batman》花了一整章介绍新版蝙蝠车。虽然这是辆装甲厚重的肌肉车,看着威风凛凛,但它的设计也足够真实,可以混在哥谭的车流中而不至于吸引太多眼球。除非是蝙蝠侠想要高调出场的时候。

事实上,《新蝙蝠侠》的制作团队造了至少四辆蝙蝠车。其中三辆有肌肉车标配的大马力引擎,而第四辆其实是电动车。这辆环境友好型蝙蝠车是专为需要更多特效的镜头而准备的,因为汽油车引擎太吵,可能会造成干扰。

韦恩大楼

 

《新蝙蝠侠》一反传统,将布鲁斯·韦恩的基地从韦恩庄园搬到了韦恩大楼下面一个又脏又乱的废弃地铁站。据书中介绍,这是一个有意的设计,目的就是打破陈规,将布鲁斯放进哥谭的市中心。

马特·里夫斯表示:「在设计韦恩大楼的时候,一个主要参考资料是梅索斯兄弟的纪录片《灰色花园》,那部片子讲了一对离群索居的母女在一座纽约废弃老宅中的生活。想法是,要把衰败展示出来,好让人们看到曾经的一切都已经一去不复返——要展示出那种衰败之美,以及它对布鲁斯、对布鲁斯人格的映射,这是一个关键点。他不再看重传统的家族历史了。」

布鲁斯·韦恩与科特·柯本

 

有赖于重混版涅槃乐队名曲《Something in the Way》,《新蝙蝠侠》的第一个预告片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首歌最终也出现在了电影里。

但早在敲定帕丁森之前,已故的科特·柯本和这首歌中就给里夫斯提供了很多灵感,特别是在新版布鲁斯·韦恩的形象方面。里夫斯透露说,他也深受格斯·范·桑特执导的《最后的日子》一片影响,而那部片子的主角也很像柯本。

马特·里夫斯说:「(《最后的日子》主人公)待在衰败破旧的家中,待在起居室里,端着电吉他,放大器在身边,看到这一幕后,我心想,『我们的布鲁斯·韦恩就是要这种气质。』」

阿福的过去

 

《新蝙蝠侠》在塑造阿尔弗雷德·潘尼沃斯(也就是阿福)的时候,参考了漫画《蝙蝠侠:一号地球》的部分设定。这个版本的阿福更加硬派,并且蝙蝠侠的很多技术都源自他的言传身教。不过《The Art of The Batman》更加深入地介绍了布鲁斯与阿福之间鲜为人知的历史。

阿福饰演者安迪·瑟金斯讲述了一段阿福可能的起源故事,他暗示阿福曾为英国情报机关效力,后来才找了一个给富豪当私人保镖的工作。这可能就是阿福和韦恩家住在一起的原因,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布鲁斯与阿福之间有一些疏远。阿福的工作职责里并没有「带孩」这一条,没想过要担起成为布鲁斯养父的责任,很难与布鲁斯在感情上交流。但至少他可以教会这个男孩如何在「民风淳朴」的哥谭生存。

谜语人面具的平凡来历

 

蝙蝠侠并非片中唯一用真实世界的军品店来武装自己的角色。保罗·达诺饰演的谜语人——一个没什么门路的小会计——就是靠着军品店来武装他的恐怖活动。

事实上,谜语人的面具有一个平凡到出奇的起源故事——服装设计师们在网上到处找灵感,然后在 eBay 上发现了一个冬季作战面具。这个面具,再结合军品店里能买到的美军和德军装备,就组成了一套与过去的设计非常不同,而且远不如以前那么浮夸的谜语人新造型。

卡迈恩·法尔科内的现实原型

 

在《新蝙蝠侠》中,哥谭市标志性的反派卡迈恩·法尔科内有一个和以前非常不同的形象。在临近片尾的时候,我们得知法尔科内的崛起源于出卖另一个反派萨尔·马罗尼。这与现实世界中的「白毛」巴尔杰非常相似。

但据美术指导詹姆斯·钦伦德介绍,约翰·特托罗版法尔科内其实是以另一个现实人物为原型。法尔科内以及他在三角区大桥(Tricorner Bridge)的基地都是基于罗伯特·摩西。罗伯特·摩西曾主导有着严重腐败问题的三区大桥(Triborough Bridge,现名罗伯特·肯尼迪大桥)修建工作,据报道,三区大桥的收费站正下方还有一个他的秘密办公室。

企鹅人与《教父》的渊源

 

科林·法瑞尔在《新蝙蝠侠》中有着惊人的外形变化,在化完妆、贴完假体之后,他就像彻底变了一个人。据《The Art of The Batman》介绍,到了片场之后,就连其他演员都认不出他。猫女饰演者佐伊·克拉维兹在一次采访中说:「其实,直到现在(我都认不出来),因为除了这部片子以外,我只见过科林几次,我感觉我不认识科林·法瑞尔,我认识的是企鹅人。」

但与此同时,他的企鹅人也有一种令人感到奇怪的熟悉感。这是因为他的毁容造型受了一个非常具体、非常经典的黑帮电影的启发。科林·法瑞尔的假鼻子和假眉毛基本上是按照约翰·凯泽尔捏的。约翰·凯泽尔曾在《教父》系列中饰演弗雷多·柯里昂,也就是老教父的二儿子。不过,企鹅人也就是长得像弗雷多,行为方式可完全不同。

虚拟哥谭

 

在《新蝙蝠侠》中,哥谭是一座正在衰败的大都市。这座哥谭市吸收了不少纽约、匹兹堡、芝加哥以及伦敦和利物浦等英国城市的元素。电影中的大部分哥谭景观都是用特效做的,这迫使里夫斯跳出传统思维,用新的方式布景,努力为哥谭赋予真实感。

书中提到,里夫斯和他的团队们在创造这个哥谭的时候用了很多新技术。美术指导詹姆斯·钦伦德没有完全依赖传统的分镜脚本,他还经常制作虚拟布景,然后让里夫斯和摄影总监格雷格·弗莱瑟戴上 VR 头显查看,方便他们安排镜头。

他们还大量运用了一种名叫「The Volume」的布景技术。该技术使用 360 度环绕 LED 屏幕和 LED 屏天顶提供虚拟布景,用以取代传统的绿幕。这种技术可以让摄制组使用更加复杂的灯光,从哥谭街头的霓虹灯到来往车辆的大灯,这种技术都可以模拟。这些高新科技都让这座假哥谭市显得更加真实了。

本文编译自 IGN US 相关内容,原作者 Jesse Schedeen,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文章提及

新蝙蝠侠(罗伯特·帕丁森)

Warner Bros. Pictures | 2022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