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蜘蛛侠:平行宇宙》:探索面罩背后的意义

真正的英雄,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蜘蛛侠:平行宇宙》是一部在叙事和美学上都做到了新旧结合的动画影片,在两部《蜘蛛侠》真人影片之间提供了一个换换口味的机会。它不仅致敬了老版本的蜘蛛侠,还为后来者铺平了道路——围绕平行宇宙展开的《蜘蛛侠:英雄无归》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虽然围绕多元宇宙来打造超英电影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潮流,但《平行宇宙》已经为它们树立了一个黄金标杆,但这部影片的成功秘诀并非是压榨情怀,而是因为它明白自己身负怎样的重担。

 

共有七个来自各种漫威作品的蜘蛛人出场,其中还有两个彼得·帕克(如果再算上尼古拉斯·凯奇配音的暗影蜘蛛侠,就有三个了),然而故事的主角却是前些年才在漫画里首次登场的迈尔斯·莫拉莱斯(沙梅克·摩尔配音)。他有着从彼得·帕克那里接过蜘蛛侠衣钵的重任,而这份传承的意义(以及为这份传承赋予新的意义),也成了影片的重心。这促成了一部以波普艺术为灵感,有些像是托比版三部曲后传的作品。

在本期的蜘蛛侠电影回顾中,我们将研究彼得·帕克及其继任者的故事,研究为什么在有着若干缺陷的情况下,这个故事依然达到了如此好的效果。

彼得·帕克:回归本质

 

以《超凡蜘蛛侠》和《美国队长 3》为开端的两次重启,都试图重现托比·马奎尔版中本叔的经典台词「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以及由此引出的主题思想),但效果有好有坏。

虽然《平行宇宙》也有着类似的开头,甚至还用了已故的托比版本叔演员克里夫·罗伯逊的录音,但它的接棒方式,是提炼出这个理念最核心、最根本的部分。选择肩负起责任,就像彼得在 2002 年电影版末尾做的那样,只是一连串重大选择中的第一个,而蜘蛛侠的旅程,不正是由一个个艰难的选择组成的吗?

虽然《平行宇宙》用蜘蛛人大集结当噱头,但它将「选择」这一主题深埋于故事之中,就如章鱼博士所说,每个平行宇宙都是不同选择的结果。

 

第一组例子是对比鲜明的彼得·帕克(克里斯·派恩配音)和彼得·B·帕克(杰克·约翰逊配音)。前者是一个在工作和生活之间找到完美平衡的帅气英雄,而后者的个人生活已经分崩离析。虽然他的中间名「B」是在致敬本叔,但这也将他定位成一个劣等的替代品——相比那些更伟大的蜘蛛侠们,相比那些没有离婚、双眼没有失去光泽的蜘蛛侠们,他只是一个「B 级」角色。

用来介绍两人的蒙太奇,将他们表现成了托比蜘蛛侠的不同后续版本。其中一个向前迈进,成为了令人向往的、教科书一般的英雄(当然了,要排除被体型硕大,有着《疯狂约会美丽都》画风的金并砸死那一部分)。

 

而另一个则往后退,回到了彼得·帕克的起点,变回了一个失败者。虽然他的主要作用是引导迈尔斯,但同样重要的是,他在影片里终于有了正视过往选择的契机,有了重新走上正轨的机会。身为一个英雄,他不假思索地想要牺牲自己,好让其他蜘蛛人返回自己的宇宙。然而与标准的超级英雄故事不同,对于彼得 B 来说,慨然赴死反而是一个更轻松的选择。

导演鲍勃·佩尔西凯蒂、彼得·拉姆齐、罗德尼·罗斯曼,(基于菲尔·罗德和罗德尼·罗斯曼联合创作的剧本)打造了一段精彩复杂的旅程。迈尔斯成长为蜘蛛侠的过程,与彼得找到回家的勇气去修复他与玛丽·简(MJ)破碎的婚姻,这两条线紧密地交织在了一起。

两条线最终都有了好的结局,而这不仅是因为迈尔斯做出了正确选择,更是因为迈尔斯把彼得关于信仰之跃的建议还给了他,将彼得从悲观、自厌的情绪中拉了出来。这种自怨自艾让彼得一直不敢做出艰难的选择,而「艰难的抉择」恰恰是几十年来定义了蜘蛛侠的东西。

 

尽管彼得与迈尔斯来自不同宇宙,但他们之间的故事,是一个关于传承的故事,是关于彼得将蜘蛛侠的衣钵传给迈尔斯,让自己可以再度变回彼得·帕克的故事。于迈尔斯而言,这也是一个关于不愿辜负他人期望的故事——无论是他的父亲,还是那些资深蜘蛛侠们。虽然串联这些剧情的方式有时候不算完美,但内在情感表现得非常好,这种小问题也就显得不重要了。

迈尔斯的曲折故事

就像彼得一样,迈尔斯也更想要安于现状,畏惧艰难的前路——包括去一个很高级的新高中释放自己的潜力。他认为自己不属于这个精英学校,不认为自己有那份能力,所以与其冒着失败的风险,他宁愿不作尝试。这是迈尔斯性格中的一个重要元素,但在迈尔斯成长为蜘蛛侠的旅途中,这个特点却完全变了个样。

 

迈尔斯对自己超能力的害怕,与他对学业的害怕不太一样,他没有想方设法摆脱自己的超能力,而是竭尽全力去掌握它们。这导致两条剧情线的叙事并置有些错位,两者本可以很容易地互相呼应,提高整部影片的戏剧性。

从迈尔斯无法控制自己的能力,到他最后熟练掌握,中间产生的变化只是一种模糊的情绪,而不是激烈的情感迸发。促成迈尔斯蜕变的,是他父亲杰佛逊一段表达鼓励和相信的话语,但在电影开头,两人间的关系就已经是这样了。

不过,虽然这里没出现有意义的转变(《蜘蛛侠:英雄归来》也有同样的问题),但随之而来的镜头,成了好莱坞近年来最令人振奋的片段之一:迈尔斯纵身向下一跃,跃进了纽约的天际线(因为有倒置的镜头,看上去他也在向上攀升)。

 

这并非一个「尽管比起内容更注重风格,但是效果不错」的镜头,这个镜头能有这么强的感染力,恰恰是因为它对风格和美学的注重。虽然杰佛逊那段独白与迈尔斯挣脱束缚,这两件事的因果逻辑让人头疼,但它带来了本片的情感高潮,为父子俩之前的对话赋予了新的意义。而这个高潮是以迈尔斯改造战衣为开端,原因非常简单:迈尔斯是一个视觉艺术家,为自己设计蜘蛛侠战衣,就是他宣泄情感的途径——这就是他的卡塔西斯。

新战衣的灵感之源早就存在于迈尔斯的生活当中。在为战斗做准备的蒙太奇中,不仅有 Blackway 和 Black Caviar 的《What’s up Danger》,也回荡着他父亲杰佛逊、母亲瑞奥和刚被杀害的叔叔亚伦的话语。战衣的设计并非照搬漫画,而是结合了迈尔斯的街头装扮与他的涂鸦(这也成了他对活力四射的布鲁克林的具象化)。

 

迈尔斯家人的支持自始至终没变,但他将这份信任转化法艺术的方式发生了改变。这部动画很像是托比版三部曲的后裔,这首先体现在迈尔斯与彼得间的关系,而另一个共通点是,两者都将战衣的设计与它们的主人联系在了一起。

在托比版的第一部电影中,彼得对 MJ 的感情是一个重要的剧情推动力,在他设计战衣时,脑海中浮现出了 MJ 的红发和蓝眼,因而有了最终的红蓝配色。在两部电影中,蜘蛛侠这个概念都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艺术表达,与两个主人公的旅途紧密交织。彼得要在英雄主义和 MJ 之间做出抉择,迈尔斯则要设法不负家人的期待。

但在这部动画中,透过彼得、迈尔斯及所有配角体现出的,与蜘蛛侠这个身份联系最紧密的概念,是死亡。

蜘蛛侠与哀伤

 

《平行宇宙》总览了真人电影和漫画中不同蜘蛛人的传承。除了都有蛛形纲的主题外,将彼得、迈尔斯、格温·斯黛西(海莉·斯坦菲尔德配音)、日式画风的潘妮·帕克(贵美子·格伦配音)、山寨《乐一通》风格的蜘猪侠(约翰·木兰尼配音)联系在一起的共同点是,他们都近距离接触过死亡,都失去过一位重要的人。

动画中没有进一步探讨这个话题,但它隐隐将蜘蛛侠看作了哀伤的象征,看作了承受与应对痛楚的象征(这与拒绝接受现实的金并产生了鲜明对比),而不仅仅将哀伤看作蜘蛛侠的附带产物。

这些角色的起源故事都有着类似的悲剧,其中最近的一次——迈尔斯的叔叔死在他眼前——才刚发生没多久。

 

虽然他们对这种经历的讨论非常简短,但这将三个真人版《蜘蛛侠》共通的元素摆到了台前,不过到目前为止,三个真人版中只有托比版给了主角机会去仔细思考死亡、让它影响自己的内心和外在。在这方面,《平行宇宙》比加菲尔德版与赫兰德版着墨更多,虽然它没有专门花一大段剧情讲这个主题(以及随之而来的幸存者内疚),但它用画面传递的情感,足以让大部分蜘蛛侠电影相形见绌。

在这里,影片没有采用迈尔斯改造战衣时那样风格化、色彩艳丽的画面,而是选择了压抑——这似乎是一个理所应当的基调,但其他部分的「闹」愈发凸显出这里的「静」。配音演员们抛弃了喜剧效果,降低了音量,换上了更加严肃的语调。悲痛化为了无形的雾。

 

其他角色们对这种情感的理解,让这个场景变得难以用文字描述。他们细腻的表情显露出他们对迈尔斯的担忧、他们对此情此景的熟悉,以及一种无助感——虽然时光的流逝让他们变得愈发坚强,但他们似乎永远走不进「悲伤五阶段」里的「接受」。

但这一幕发生在影片较后的位置,因而产生了一个副作用:这使得迈尔斯的角色成长发生得太快,而其他蜘蛛人无疑有过大量镜头外的时间来完成转变。从他目睹亚伦的死亡,到他利用回忆来创作战衣,中间的间隔非常短(派恩版彼得死后的相关镜头,都有着更长的时间)。

虽然这段有点儿赶,但至少,这让他与主要反派金并(他恰好也是杀害亚伦的凶手)有了主题性对立。

 

金并的对撞机计划置所有人于险境,而背后的原因是他拒绝接受妻子和儿子的死亡,想将其他宇宙中的妻儿带回自己的世界。这是一种控制欲大过真情实感的爱,一种扭曲、自私的爱,因为在他们人生中最后的时刻里,他们选择了离开金并。

反观迈尔斯和亚伦之间,则有着真挚的亲情与友情。这份情感,让亚伦在他的超级反派身份和侄子的生命之间选择了后者,即便这意味着自己的死亡。虽然影片节奏使得迈尔斯没有时间去悲伤,但这件事情为他的起源故事注入了爱的光辉。这又与金并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金并庞大的躯干用黑暗吞噬了画面,而他对现实的否认和他想要战胜死亡的妄念,则险些吞噬了整个世界。

 

这种爱的光辉,与影片关于「选择」的主题牢牢捆绑在了一起。金并因悲伤而肆无忌惮,而各位蜘蛛侠,则将哀痛化作成为超级英雄的动力——迈尔斯尤其如此,他的战衣是对亚伦的追忆,让他牢记自己和亚伦度过的最后一个夜晚,想起两人在废弃地铁站涂鸦和寻找自我的经历。

在迈尔斯找到自我后,他在胸口画上了纪念亚伦叔叔的涂鸦,从纽约摩天大楼的外立面上,用炸裂的冲击力一跃而出。

本文编译自 IGN US 相关内容,原作者 Siddhant Adlakha,未经授权禁止转载。